(相关资料图)
夏秋季是登革热高发季节,为此,中疾控8日提醒公众,应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,及时清除伊蚊孳生场所。如果从登革热流行区返回后2周内出现发热,应及时就诊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,能传播登革病毒的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。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,但我国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。对于登革热,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,治疗原则是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做防蚊隔离。
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,即俗称的“花蚊子”,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它们叮咬的高峰时段。白纹伊蚊多栖息在孳生场所附近,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,如缸、罐、坛的内壁,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;在室内则多停留在墙上、桌椅和床下、悬挂的衣服上等。
为减少白纹伊蚊孳生,中疾控提示,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清除孳生场所,例如封盖水缸、填平洼坑、废用水塘、疏通沟渠、排清积水以及清除废弃的塑料薄膜袋、废用瓶罐、易拉罐等垃圾容器。同时,应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;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,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;人、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至7天彻底换水一次;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。
登革热广泛流行于东南亚、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、亚热带国家和地区。如果前往登革热流行区,宜穿长袖衣裤,尽量选择浅色,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,避免被蚊虫叮咬。出门前,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、灭蚊气雾剂,做好室内灭蚊。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,需要及时就诊。返回本地后,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,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。
(原标题:登革热进入发病高峰期,中疾控提醒:及时清除伊蚊孳生场所)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王瑶琦 柴嵘
流程编辑:u027
关键词:
相关文章
热点图集
-
1全民健身绘就幸福生活,广州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,50余项活动贯穿八月
-
2国网上海金山供电:“点亮”乡村振兴路
-
3港股异动 | 荣昌生物(09995)再涨超4% 公司两款产品将参加今年医保谈判 医保续约新规明确利好
-
4小米 POCO M6 Pro 5G 手机在印度推出,搭载骁龙 4 Gen 2 处理器
-
5三星GalaxyZFlip5和Fold5外形与功能的终极结合
-
6郑州市金水区名次再进一步!2023年全国百强区名单出炉
-
7广州优化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
-
8预计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!长沙海关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免费开放
-
9车表盘故障指示灯图解,长安车表盘指示灯图解
-
10《博德之门 3》令人沮丧的陷阱系统让玩家寻求简单的修复